中国已有多家钢厂从事海外矿产开发
- 发布时间:2010/8/30
在27日武汉钢铁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武钢宣布其“走出去”海外资源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,今年将有600万吨铁矿石来自其投资的海外矿山,占其耗用铁矿石总量的两成。
据武钢介绍,武钢去年的产能已超过3000万吨,而其铁矿石自给率不足20%,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铁矿石2500万吨。巨大的矿石缺口使武钢背上沉重的负担,铁矿石资源短缺成为武钢目前及未来发展的“短板”。
2005年以来,武钢实施“走出去”海外资源战略,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,“抄底”海外资源市场。现在,武钢开展合资合作的海外项目多达37个,包括15个铁矿项目、12个海外贸易和深加工项目、9个煤矿项目和1个钢铁生产项目,主要来自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巴西、马达加斯加、利比里亚等国家。到目前为止,武钢通过参股、控股、项目合作等方式,已锁定海外铁矿石权益资源量几十亿吨。
武钢国际资源公司副总经理谢海平说,以后武钢每年可获得相当可观的权益铁矿产品。其中今年预计将有600万吨铁矿石运抵国内用于生产,约占武钢铁矿石用量的两成。明年随着新建项目的投产、扩产,矿石数量将更大。
据了解,本月中旬,与巴西MMX公司合作开发矿山生产的16.5万吨铁精矿已运抵武钢,这是武钢实施海外资源战略以来回国的第一船权益矿。9月,与加拿大CLM公司合作开发矿山生产的16.2万吨铁精矿也将到汉。武钢将陆续用上海外自有矿山生产的铁矿石。
谢海平说,武钢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战略,通过收购、兼并、重组、参股现有矿山或通过投资风险勘探开发等方式,建立一批境内外铁、煤矿产资源供应基地,逐步开发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。到2015年,公司获得权益铁矿石资源量达到100亿吨,超过9000万吨/年的供矿能力,武钢矿石自给率将达到75%以上;获得权益炼焦煤资源量10亿吨以上,形成3000万吨/年的供煤能力,为武钢提供长期、稳定、安全的资源保障.
河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(工经联)获悉,该省2010年百强企业出炉,钢铁行业上榜企业达33家,数量占三分之一。前十强中,钢铁企业占六席,河北钢铁集团以1770.9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位居榜首。作为钢铁大省,河北今后将迎来一场兼并重组“大战”。
记者了解到,为了适应市场形势,河北将加快培育3-4家具有较强实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。到2015年,力争使省内前5位钢企产量从目前占全省总量的48%提高到75%以上。
按照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工作规划,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将遵循市场化运作、企业平等协商、政府引导的原则,注重兼并重组、淘汰落后、技术改造三结合。鼓励企业将兼并重组与技术改造、城市钢厂搬迁、淘汰落后产能、优化布局结合起来。
据了解,河北钢铁集团成为该省本次产业调整中的重点支持企业,旨在其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“钢铁航母”。